做強產業鏈 蘋果“挑大梁”
原標題:做強產業鏈 蘋果“挑大梁”
——平涼市靜寧縣蘋果產業鏈發展走筆
記者 何香利
“現在種蘋果,技術、品種很關鍵,12畝果園,換成新晚熟富士,2021年純收入14萬元……”種了30多年蘋果的靜寧縣仁大鎮村民高祥太說起自己的“蘋果經”有點得意。在近日靜寧縣舉辦的2022年第一期“靜寧果農”勞務品牌培訓暨鄉村振興技能大賽上,這位村里人眼中的“土專家”,得了金牌“靜寧果農”稱號。
在靜寧,技能培訓、品種更新只是該縣向蘋果產業鏈前端發力的舉措之一。
4月23日,記者跟隨“奮進新征程·建功新時代——喜迎甘肅省第十四次黨代會”大型全媒體集中采訪團走進“中國蘋果之鄉”——平涼市靜寧縣采訪。靜寧縣是全國蘋果規模栽植第一縣,果園面積突破100萬畝,近年一直引領全國蘋果價格走勢。“靜寧蘋果”不僅是“甘味”農產品的代表之一,還是叫響四方的品牌。該縣今后如何做強蘋果產業鏈,記者找到了答案。
“技術+人才”提質增效出精品
“我們離縣城近,果園少,但我家的5畝果園,前年賣了6.5萬元,去年相對價格低,賣了5萬元。”說起蘋果收入,靜寧縣城川鎮文廟村果農宋周才有說不完的故事。
宋周才說,蘋果賣得這么好,多虧前幾年聽了技術專家的話,將5畝老果園換成了晚熟富士品種。除此之外,他還參加了縣組織的果園技能培訓,拿到了“農業技術員”資格證書,成了縣里的蘋果種植技術骨干。
“現在我也是‘有證書’‘有職稱’的技術人才,感覺職業果農也是體面工作。”宋周才自豪地說。
李建明現任靜寧縣果樹果品研究所所長。他說:“蘋果產業要做強,必須轉變果農的種植觀念,加快蘋果品種的更新換代,加強技術指導培訓,以農帶農,果園才能提質增效,推動靜寧蘋果業‘鏈’快速發展。”
換個“新品種”,培育“新農人”,推動了靜寧蘋果產業轉型升級,也讓靜寧縣蘋果產業發展有了動力?,F在,該縣的蘋果園產量高、效益好,農民人均蘋果純收入達7300元,是群眾的“致富果”“幸福果”。
宋周才以及他家的果園,僅僅是靜寧縣蘋果產業轉型升級的一個樣本。
為了打造“升級版”蘋果產業,靜寧縣將持續推動矮化密植種植技術,引種更多新品系,培育技能人才,打造“靜寧果農”勞務品牌,使之成為推動全縣蘋果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的“助燃劑”“加速器”。
冷鏈物流 產銷服務有保障
冷鏈儲藏區、蘋果分選區、農村電商區……采訪團走進靜寧縣德美冷鏈物流產業園,工人們正忙著對儲存的蘋果運輸、裝箱、打包,為已售出的“訂單蘋果”銷單。
“我們產業園是縣里的龍頭企業,集蘋果種植、生產、儲藏、檢驗、銷售一條龍服務,是甘肅省首批、平涼市首家蘋果交易交割倉庫,不僅推動靜寧蘋果產業轉型升級,還給周邊果農帶來實實在在的幫助。”德美冷鏈物流產業園副總經理郭雙子說。
近幾年,靜寧縣在加大靜寧蘋果品牌宣傳,加快推進精深加工,形成線上線下、現貨期貨、內銷出口營銷體系等方面下功夫,提升價值鏈,打通轉化鏈,完善流通鏈,全面推動優勢主導產業全鏈條高質量發展。
“以前蘋果沒處放,成堆放在地里,受氣溫、環境影響,很快就開始變質。一旦滯銷,一堆堆蘋果就只能眼巴巴看著放爛。”在該產業園務工的張小平說,“現在蘋果放進氣調庫里貯藏,不僅可以反季節上市,果農還不受損失,收入比以前更好了。”
2021年,該冷鏈物流產業園儲藏蘋果9000噸,其中果農占6000噸,該公司產業園自產占3000噸。截至4月中旬,總出庫量達85%,預計5月底全部銷完。
受疫情影響,靜寧蘋果外貿出口受限,該公司從外銷轉入內銷。“除了在‘靜寧蘋果’品牌店銷售外,更多的是轉檔口銷售,入駐蘭州高原夏菜、深圳、廣州等地的批發市場以及電商平臺,解決了靜寧蘋果庫存壓力大的難題。”郭雙子說,“從去年10月份以來,車間一直運轉,每天的蘋果出產量達30噸。”
在靜寧,德美冷鏈物流產業園只是“靜寧蘋果”產銷對接的龍頭企業之一。
為做強蘋果產業鏈,“十四五”期間,靜寧縣將立足全縣產業現狀、優勢特色等因素,以實施甘肅現代絲路寒旱農業優勢特色產業三年倍增行動為抓手,聚焦建鏈強鏈延鏈補鏈,促進全產業鏈開發、全價值鏈提升,真正讓蘋果產業為鄉村振興“挑大梁”。
相關新聞
- 2022-04-29黨建引領助力美麗鄉村建設
- 2022-04-27蘭州市農研中心技術人員對瀕危古梨樹進行復壯救護
- 2022-04-25甘肅省各級水務部門全力抓春灌保糧食穩產增收
- 2022-04-24酒泉引進20余項以色列新型農業技術:精育"甘味"農特產
精彩推薦
關注我們




